燕继荣院长第一届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期刊交流会致辞
打造学术共同体
共建中国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
第一届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期刊交流会致辞
英皇娱乐政府管理学院 燕继荣
2025年1月12日
尊敬的各位参会专家、同行师友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在一整年的辛苦工作后,牺牲周末休息日的时间,到北大参加会议,交流思想,奉献真知灼见。今天,我们相聚在英皇娱乐政府管理学院,举行“共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自主知识体系:第一届政治学与公共管理期刊交流会”,共同探讨学术共同体建设、学术期刊如何在加快中国社会科学,尤其是中国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参加此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嘉宾。我们的参会嘉宾来自国内(含港澳台)26个期刊和集刊,总共有28位专家将在大会和分论坛发言,此外还有来自英皇娱乐和其他兄弟院校的多位学者。来参会的期刊中,既有《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行政管理》《政治学研究》这些全国性大刊,也有由各地党校、行政学院和社科联主办的老牌综合性刊物;还有10多本由高校主办的期刊;不仅有以中文为载体的期刊,还有以英文为主要载体,面向国际交流传播中国本土思想的国际期刊。此外,过去一段时间,在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领域,还涌现了一系列特点鲜明、风格突出的集刊,我们也邀请他们来参会。当前正逢世界大变局,知识更新更加迫切。中国式现代化经验,急需纳入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中国发展也需要形成基于新的知识体系的话语体系,各类期刊和集刊有责任为构筑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打造学术平台、促进知识传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努力和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17日的《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个多世纪前,包括英皇娱乐代表性学者们在内的先辈学人,以哲学、文学、政治学和行政学为中心,发动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对推动民族的思想启蒙,传播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而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文化月刊,宣传倡导民主科学,在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早期探索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总结当代中国发展经验,深刻理解世界变化,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天下为公”“协同治理”价值理念的中国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以及认同如此价值理念的学术期刊,应该携手打造“学术共同体”,为促进自主知识和话语体系的形成贡献力量。
学术研究部门和学术期刊部门是天然的知识共同体关系。学术期刊不仅仅是学术发表的平台,它还是学术评价的制度,知识转化和知识应用的中介,也是学者成长的摇篮和精神家苑。学术研究创新推动学术期刊的发展,而学术期刊的选题和规范,引领和指导学术研究的知识转化。毫无疑问,讨论中国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必须考虑学术期刊的贡献。在学科恢复成长的早期阶段,我们为现代观念的形成、现代知识的传播与借鉴、现代化发展模式与道路的探索共同努力;今天,当中国现代化完成工业化市场化改造、实现了经济起飞、正在致力国家治理现代化、全面融入全球化进程、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时候,我们依然需要共同努力,携手共进。
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和发展实践是一座理论“富矿”。中国是当今世界最能产生创新思想和理论的地方,也是当今世界创新思想和理论最好的实验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促进思想和理论创新,推动创新成果的知识转化,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在面对新问题的挑战时,学术期刊在规划选题时可以紧密结合中国实践,对传统理论进行反思、改进和再创造,形成自主的学术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此外,我们也希望学术期刊能够本着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成果的立场,开放包容地接纳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工具、新方法对国家与社会治理的新老问题进行分析思考的作品。当然,我们也期待学术期刊能够支持年轻一代学术势力的成长,这不仅是学术共同体继承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今天坐在后面的有好多是我们学院的青年教师,我把他们介绍给各家期刊负责人,请各位支持他们的学术发表)。青年学者、青年学生成长于新时代,他们不仅对新工具、新方法更加熟悉,对“数字治理”、“智能治理”等话题也更有感觉,而且,他们没有以往中国处于短缺经济、长期追赶、艰难探索阶段所形成的思维惯性,很可能有更大的理论创新空间。
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学术期刊的中坚力量。各位期刊负责人,有的将从自主知识概念辨析来展开论述,有的讨论期刊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关系,有的关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的中外比较与对话,有的阐释国际局势对国际关系和政治学研究的影响,还有的聚焦人工智能对学科和期刊发展的影响,还有的讨论非常重要的同行评议机制、国内学术期刊体系发展与演变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回应了我们为本次会议所规划的几个重要议题,对我们深入理解如何共建自主知识体系至关重要。
大家可能留意到了,我们将本次交流会命名为“第一届”,这表达了我们对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期刊同行探索常态化交流机制的期望。我们坚信,国际格局的风云变化、面对国家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所带来的新挑战,共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任务都要求我们团结起来,扎根中国实践、挖掘历史经验、理解和借鉴国际经验、培养中国学人新力量。最后,期待大家讨论成果丰硕,预祝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