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娱乐

图片

英皇娱乐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读书会】张长东老师为本科生导读《过剩之地》

  11月1日晚,政府管理学院本科生读书会在241教室举办。本期读书会邀请政治学系长聘副教授张长东为同学们导读经典著作《过剩之地:美式富足与贫困悖论》。

张长东 

  《过剩之地:美式富足与贫困悖论》由美国西北大学社会学教授莫妮卡·普拉萨德(Monica Prasad)所著,于2012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破除了人们关于美国奉行消极政府干预主义的刻板印象,并追溯了美国“按揭凯恩斯主义”政策的产生,从国家对消费的态度出发,解释了美国和欧洲发展路径的差异,尤其是对美国为何未能发展出更具公平性的福利国家,以及为何爆发2008年次贷危机等问题提出了有力解释。

  读书会以张老师导读和同学们发言相互穿插的形式进行。首先,张老师介绍了本书作者莫妮卡·普拉萨德的学术履历及其所著的其他重要书籍。莫妮卡·普拉萨德是印度裔美国学者,长期关注财政社会学相关议题,还著有The Politics of Free Markets、Starving the Beast、The New Fiscal Sociology等作品。张老师建议同学们将这些书籍结合起来阅读,以获得对相关知识谱系的全面认识。

  张老师从世界各国经济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出发,介绍了本书的研究问题。自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普遍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趋势。对于基尼系数在前期下降的趋势,西蒙·库兹涅茨提出经济不平等和人均收入呈倒U型关系的理论解释;综合长时段基尼系数的U型趋势,托马斯·皮凯蒂提出了资本回报率长期高于经济增长率的解释;阿西莫格鲁和鲁滨逊则基于对东亚和拉美案例的分析,强调对经济不平等的解释需要纳入政治因素。本书重点关注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基尼系数持续上升、富有与贫困并存的现象。张老师带领同学们梳理了作者论述的主要解释,包括累进税、信贷民主和“按揭凯恩斯主义”等,而这些政策模式则起源于1929年大萧条美国农民团体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张老师紧接着重点介绍了本书前两章内容,并结合中国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莫妮卡·普拉萨德首先有力论证了“美国并非小政府”的观点,基于故事性叙述和具体数据说服读者美国政府存在对经济社会的积极干预。对于美国经济不平等上升的问题,既有研究提出了阶级分析、资本主义多样性、国家文化、种族分裂等解释,作者对既有解释一一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其不足。张老师向同学们发问,既然包括本书作者在内的许多人都意识到美国问题所在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为什么相应政策未能很好地被采纳执行?换言之,为何中位选民定理预测的民主制度有利于再分配的论点未能实现?同学们对此提出自己的见解,张老师结合《推特治国》、Taxing the Rich等著作进行了解释。

  最后,张老师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本书进行分析,总结了一些有益于同学们开展阅读、研究和写作的启示。张老师认为本书是有趣故事与严谨逻辑相结合的范例,应学习这种写作方法,避免理论、实证两张皮;因果关系需要区分近因和远因,比较历史分析有助于寻找因果关系的远因;读书需依照一定顺序进行,从理论框架到实证分析,再回到理论解释,完成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的阶段转换。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