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娱乐

图片

英皇娱乐政府管理学院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杨立华:民本和民主的会通及其最新形式

  摘要:一百多年来,对民本和民主关系的争论,主要有“民本非民主”的否定观、“民本是民主”的肯定观、“民本优于民主”的优越观、“民本和民主可会通”的会通观四种。通过集合间关系分析发现,主张会通观的逐渐较多。民本和民主关系新论认为,要系统理解二者会通,不仅要理解其可能性,也须理解其必然性。而且,要实现会通,必然要以民本弥补民主,形成融合民本理念的新民主,或称“民本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二者实现会通的最新形式,不仅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色,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本民主”本色。当然,其发展也需特别注意几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民本;民主;会通;民本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

  

作者简介:

杨立华

杨立华,英皇娱乐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公共治理研究所研究员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论文主要观点:

  民本思想或主义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优秀遗产。民主一词在中国亦古已有之,其本意指民之主。自民本和民主相遇后,二者开始了与对方共存的新历程。此后,民本不再独立发展,而是受到民主挑战;民主也非独立生长,同样受到民本影响。于是,二者关系为何,是否具有相同/通性等问题,构成中国思想界和现代民主实践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也是百余年来争论的焦点。总结起来,已有关于民本和民主关系的讨论,大致有“民本非民主”的否定观、“民本是民主”的肯定观、“民本优于民主”的优越观,“民本和民主可会通”的会通观四种。总体来看,这些观点各有价值,其中主张会通的观点较多。因为,无论是民本包含民主、民本等于民主,还是民主包含民本,都说明二者可会通。事实上,就是主张二者对立者,很多也认为民本可为民主提供滋养。

  在以现代民主为主体的情况下,实现民本和民主的会通,就是要实现以民本的优势和积极内容弥补民主的不足或纠正其偏颇,从而形成融合民本思想的新民主,可简称“民本民主”。从此而论,要实现民本和民主的当代会通,就是要将民主和民本结合,取长补短,实现和推动民本民主的形成、发展和成熟。这才是更真实和高级的民主形式,也是更真实和高级的民本形式。特别地,当代中国政治和治理文明要发展,就必须发展既能衔接传统,又能联通世界最先进文明,进而创造更具引领性的文明,而这也要求将民本和民主会通,创造更为高级形态的新民主。

  理想化的或理论化的民本民主(或更多强调民主的新民本、新民本主义、民本民主主义)是在强调民本和民主可会通的前提下,不仅坚持民主所擅长的民主政体论、民权论、民治论,坚持现代民主的本质,而且将民本在本体论、目的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所擅长的内容纳入中国式民主体系中。经过对民本民主、资本民主两种不同民主类型的分析,可得出几个简明推论:首先,理论上的民本民主概念由于除包含民主方法论外,也包含民主方法论一般不具有的民本本体论、目的论和认识论,应被看作是比资本民主更为广泛的概念。其次,有效得到实践和落实的民本民主应是比资本民主更为真实和彻底的民主(需特别注意其前提),因为它除民主方法外,还有更为系统的民本本体论、目的论和认识论的支撑和支持,更能实现“民本”的目的,而不是“资本”的目的。再次,实现民本的方法很多,民主只是实现民本的一种方法,切不可认为具有了民主,就可不要民本;而且,这一民主也最好是民本民主。最后,为资本民主补充民本本体论、目的论和方法论,可能是解决资本民主现有局限性或弊端的有效方法,即应促使资本民主向民本民主靠拢或借鉴其有益成分,正像实践中的民本民主也必须时刻注意借鉴资本民主的有益成分一样,尤其是其民治方法论。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本和民主现实会通的最新形式,不仅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特色,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本民主”本色。就民本和民主的并存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事实上从民本和民主两个方面强调民的重要性。就民本和民主的融合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事实上强调从以民为本和人民主权两个角度保证人民权利。就民本和民主的互补而言,全过程人民民主事实上强调民本的重理念和民主的重制度、民本的重目标和民主的重手段、民本的重统一和民主的重制衡的相互补充。就民本和民主的取正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落脚点必须始终在维护和发展中国特色人民民主制度,反对封建专制。

  当然,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也需特别注意几个重要问题。首先,必须充分认识民本和民主会通任务的艰巨性,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创造力持续推动民本和民主的不断会通。其次,必须深刻认识理论和实际的差距及实践与政策执行的复杂性,并持续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实践和持续优化。再次,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名实合一的重要性,坚决防止地方在具体执行时的理念宣传和落地实践的研究偏离。再其次,在民本和民主两种思维体系中,必须始终坚持民主的核心地位,只可用民本弥补民主,而不可用民本替代民主。最后,还必须持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国际能见度、国际可理解性、国际可接受度和国际可推广性,从而不仅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而且也为中华文明的国际复兴贡献新力量,提供新路径。

  本文原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时代城乡基层社会服务体系构建路径及社区治理绩效研究”(72174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研究”(18VZL001);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构建多元参与的首都基层治理体系研究”(21GLA008)的阶段性成果。

  

阅读次数:
回到 顶部